泰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张宇明:“我们紧扣提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主线,构建了‘企业融资全链条、产业发展全周期、风险防范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产业转型模式,全市各项贷款、普惠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突破6000亿、1000亿和800亿,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为实现‘一高两强叁突出’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说,“通过金融结构的调整,引导产业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一些金融的数字化的服务,也引导了我们的产业向数字化的转型;通过金融改革,引导企业提高他们的效率,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在这个基础上,泰州在实现未来我们国家的战略目标方面已经打下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靖江伊香食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薛红梅:“泰州产融中心将我们的需求推送给了南京银行,银行的客户经理很快上门和我们进行了沟通,为我们推荐了‘泰信保’产品,很快就成功为我们授信并放款了600万元,年利率仅有4.2%。”
据介绍,银企信息不对称、对接不顺畅,一直是影响融资的主要障碍。泰州金改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产融综合服务中心,整合银企双方的信息资源,并提供融资对接、信息查询、信用评价等贷前配套服务,为企业和银行搭建互通桥梁。
以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泰州充分发挥金融“输血供氧”作用,扎实抓好“保存量、扩增量、降成本、优服务”,保住市场主体基本盘。截至2020年年底,泰州市产融平台累计注册上线企业超过3.5万户,解决企业需求超过1.2万笔,帮助企业融资突破500亿元。
全国首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企业平均开户时间缩短为1天、率先试行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近年来,随着金改的推进,泰州新兴产业、民企融资等稳步提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泰州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440亿元;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1165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18.25%,占比位居全省前叁;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回升,同比增长8%;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初的2.34%下降到1%,高港区、姜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居全省前列。
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教授认为,昆山金改区将更侧重于为当地强有力的制造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脱虚向实”,创新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提昇投融资水平等,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注入金融的源头活水,满足制造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求,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基础。(完)
昆山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鲜活缩影。2013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支持昆山对台合作先行先试。至今,在两岸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赋予了110项先行先试支持措施。
12月17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在青岛即墨召开。山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初明峰在会上详细介绍了省内普惠金融发展的“账本”。截至10月末,山东省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近1.5万亿,涉农贷款余额超过2.58万亿,另外省内上市公司286家,新叁板挂牌631家。
金改启动之后,山东省在直接融资、财富管理方面动作不断。2014年,山东省增加8家新上市企业,全省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40家;新增“新叁板”挂牌企业98家,另外,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托管企业累计达到412家、534家,累计实现融资近150亿元。债券融资方面,全年共发行各类债券364只,融资347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85.3%。
担保方面,截至今年10月末,山东全省融资担保公司410家,担保责任余额1005亿,注册资本10亿以上的机构14家。另外,作为全国唯一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省份,试点范围和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到10月末,山东省114个县市区和14个开发区的347家合作社取得试点资格,参与的社员2.5万人,累计发生互助业务金额17772万元。
昆山金改区总体方桉共有25条措施,主要内容是深化两岸金融创新合作,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扩大对台金融业开放等。